“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技术过硬的好工人。”姜广敏说。
姜广敏是国家电网一名普通输电工人,黝黑的脸庞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双手因每天和铁塔、电杆打交道,粗糙而有力。令人敬佩的是,这位平凡的输电工人,拥有60项科技创新成果,40项获得国家专利,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节约资金9000多万元。
绳扣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捆货物、户外活动、包装礼物……绳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输电检修作业中,系绳扣是最细心、最能保证基础性安全的一项工作。而姜广敏在5分钟之内可以系7种不同绳扣。
1986年,姜广敏从瓦房店一家农机修造厂调入盘锦电业局送电工区工作,开始了他的电工生涯。
“干活,特别爱动脑。”这是盘锦电业局送电队伍对他的一致评价。有一次,姜广敏在与巡视线路的同事交谈中得知,220千伏中线引流线每遇大风天气摆动过大,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线路跳闸,对系统供电可靠性会造成极大影响,电量损失每次都会在百万元以上。他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加工,制作完成了“220千伏引流线支架”,彻底解决了引流线在大风天气中由于摆动影响铁塔放电的问题。
2011年,“姜广敏工作室”成立,他义务为公司员工培训业务知识,并参与编写培训指导书籍,由他带领的“送电雄鹰”QC小组,每年都会有新设计出炉,并得到应用。
□本报记者/王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