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3D打印机正在自动工作,用时不到5分钟,一个牙模成品便从设备中“吐”了出来……在位于本溪市高新区的辽宁爱尔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节后刚开工,工作人员便开足马力生产。
辽宁爱尔创依托清华大学的研发力量,产业布局覆盖结构陶瓷、口腔产业两大板块,是集纳米陶瓷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氧化锆瓷块总量目前居国内第一。以前,辽宁爱尔创加工一个牙模需用时40分钟。如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的原因在于,公司依托数字化转型,通过工艺创新提质增效。
2月23日,在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目光所及之处是一条条以自动化为主、人工为辅的智能化生产线。一袋袋雪白的氧化锆粉末被送入大型干压机后压缩成饼,而后经过水冷工序的进一步压缩、烧结提升产品强度,打上包装。整个过程中,一台台大型数字设备运转忙碌,灵活的机械手重复着上料、取料、翻转模具等操作。
“干压成型这道工序以前全靠人工取料、翻转模具,劳动强度大,而且产能低。为了对其进行改善,公司尝试在机器上增加一些装置,接着又尝试上线全自动干压成型等设备。”公司负责人说。
正是依托高效、智能化的生产模式,辽宁爱尔创近年来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陶瓷行业科技创新型先进企业”“辽宁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等荣誉。企业产品义齿用氧化锆材料销往110余个国家和地区。
辽宁爱尔创的智能化发展是本溪市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本溪市先后出台《本溪市关于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本溪市提高科技型企业增长率工作方案》等,提出完善科技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带土移植”制度建设。目前,本溪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41.4%,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5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