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26日,记者从辽河油田有关部门获悉,辽油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中深层稠油开发技术示范工程(二期)》在北京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专家评价,专项为辽河丰富的中深层稠油资源找到了可持续开发的途径。
据了解,这一重大科技专项打破了中深层稠油是热力采油禁区的理论局限,在蒸汽驱、SAGD和火烧油层方面取得多项理论和技术突破,获授权专利76项,制定国家、行业等各类技术标准31项,发表学术论文32篇。
助力稠油持续稳产。该专项逐渐集成配套了蒸汽驱、SAGD 开发技术系列,发展了直井火驱技术系列,初步建成齐40块蒸汽驱、杜84块SAGD开发示范基地、杜66块火驱开发试验基地。“十二五”期间,示范技术推广至辽河Ⅱ类油藏,复合汽驱开发、驱泄复合立体开发等4项技术实现工业化推广,示范区累计产油749.6万吨,采收率提升到60%以上。
促进油田效益开发。随着蒸汽驱综合调控、复合汽驱开发等技术的完善发展,示范区采注比从0.9提高到1.2,油汽比从0.15提高到0.18,稳产时间从3年延长到8年。根据专业测算,蒸汽驱、SAGD、火烧油层系列技术的内部收益率达到行业标准,可以为辽河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引领油田绿色发展。创新研发高含硅污水回用锅炉处理技术,日处理污水1.6万立方米规模应用汽水分离器及余热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吨汽燃油消耗每立方米降低5千克,年节约成本6000万元。
加快油田“走出去”步伐。5年来,重大科技专项应用效果良好,其中双水平井SAGD设计等技术已推广至新疆风城油田,为海外稠油MPE3、加拿大油砂开发提供技术借鉴,为辽河稠油品牌“走出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付 钰/本报记者/刘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