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目前正成为中国政商界的一个新热点,将推动中国产业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在过去的五年里,沈阳走在了中国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最前沿,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为全面展开的“供给侧改革”寻找着突破口,创造了“沈阳经验”。
建筑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近两年,我国建筑业年完成总产值高达10多万亿元,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即便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PPP示范项目纷纷落地的情况下,2015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仅增长2.3%,是近20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巨大,但2015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出现了负增长。而且,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也逐渐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比例。这些都说明,建筑业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已经显露疲态。
而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粗放型发展的本质没有改变,管理落后制约着持续发展潜力,产能过剩、债务高企成为普遍现象,以投资拉动行业发展的“后遗症”开始出现。用供给经济学观点来阐述,以需求侧管理刺激建筑业发展,增长空间有限,必须将目光锁定在供给端,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造核心竞争力,重塑中国建筑业发展生态。
另一方面,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粗放型的现场人工作业,对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等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建筑垃圾总量占到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30%至40%,同时在清理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也容易导致二次环境污染。就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从传统建筑模式转型到新型建筑产业化是国内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建房的方式
在如今沈阳的一些建筑工地里,看不到满地的钢筋水泥和建筑垃圾,工人们只要把提前在工厂里定制生产好的房屋“零件”运到工地,像搭积木、造汽车一样就能安装成稳固的房屋……这种建房子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装配式建筑!这就是现代建筑产业!
在国内,现代建筑产业化时常与“绿色建筑”联系在一起,因为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它有效地解决了建筑业资源消耗大、建筑垃圾生产多等问题,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建筑业“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要求。对部分项目实测数据显示,建筑产业化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可节约木模板80%左右,现场节水、减少砂浆浪费、大幅度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建筑垃圾,在节能、节材、节水和减排方面成效明显。
同时,建筑产业化的方式比起传统建筑手段,在工期、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以100米的建筑为例,采用建筑产业化的施工工期仅为300天,即10个月到12个月就可完成从零到精装修交房,比传统的施工方式节省30%左右的工期。如果是建造别墅,从开始施工到完工控制在15天内,而传统的方式大概是6个月到8个月。
此外,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则更加明显。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房屋如果在外墙做保温层,在防火技术方面就较难达到要求,而且容易脱落寿命不长。通过建筑产业化手段,将保温层做到墙体中间,兼顾了防火安全、保温和结构同寿命的问题。
现代建筑产业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能够从工期、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和节能环保效率等方面为建筑业带来显著变化,彻底扭转建筑业在社会上固有的从业人员素质低、资源消耗大且污染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的刻板印象,同时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改善建筑企业竞争力。最为关键的是,现代建筑产业恰恰符合了“供给侧改革”要求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同时在生产方式、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和配套措施方面清除了发展障碍。沈阳现代建筑产业正以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为导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强势风口。 沈阳现代建筑产业成探索供给侧改革突破口 沈阳在2011年获批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后,在2015年又成为国家“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这一“首个”不但是国家对沈阳先行先试、勇于挑战的认可,更是对这座老东北工业基地在供给侧改革之路上的期望。
其实,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上,沈阳一直在寻求突破。在2010年,沈阳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做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过去五年,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4.9%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6%,仅次于机械装备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第三大优势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沈阳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新兴产业。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沈阳改变了传统建筑业“小作坊”、“手工制造”的生产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同时建立多体系、多模式并存、竞争发展的标准化预制装配式技术体系。
这还仅仅是开始。在探索供给侧改革之路上,沈阳现代建筑产业仍将勇立潮头。“沈阳将以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全面建设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为契机,做大做强、做专做精现代建筑产业,不断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扩大市场规模和应用领域,建立适应市场化发展的现代建筑产业工程建设模式和行政管理体制。加快以铁西、浑南等现代建筑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从装备制造到建筑生产、再到家居装修的全产业链条,全面推动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和带动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居理宏如是说。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