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和驱动作用来服务我市“五个一”工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去年以来,市科技局对新形势下科技工作的定位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创新思路,超前谋划,扎实推进,重点围绕“五个一”工程和五大主导产业建设,聚焦高新区、各类产业园区,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朝阳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出台政策,加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制定《朝阳市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意见》和《朝阳市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全市科技创新的重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重新制定《朝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集中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金融四大专项,对于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实施转化的项目、研发检测设备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重新制定《朝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重点奖励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此外还设立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
分类推进、整体提升,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按照我市企业科技创新的实际现状,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对龙头骨干企业,着重加强政策导向。推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以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着重加强科技扶持。支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再创新,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发展;对传统型中小企业,着重加强引导和服务。搭建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
优化服务、增强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朝阳市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去年5月正式运行对外服务,是目前朝阳地区唯一的专门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综合服务机构,已建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农业科技网络图书馆、科技朝阳——手机微信平台等网络服务平台,与省内7家高校院所签订技术转移合作协议,与中科院等3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与建行合作建立科技金融贷款平台,风险铺底资金年底可达2000万元,贷款信用额度可达2亿元,同时已引进一家融资服务机构;依托科技大厦现有资源,建设众创空间,以服务企业家、科技人员和大学生这三个主体,打造企业家的创新基地、科技人员的实践基地、大学生的创业基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这四大基地,实现创业孵化、网络支撑等五大功能,现已被列为我市众创空间建设的示范基地。
市科技局局长赵凌滨介绍说,推动科技创新必须从我市的科技基础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集中资源,突出重点,着力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实现“5511”目标,即到十三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0%以上;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增长50%以上;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创新平台达到50家以上;发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达到100家以上;引进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开发新产品100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