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辽宁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问题,要通过协同创新切实加以解决
关于大项目:针对辽宁争取的实际情况,会有大批项目落地,对辽宁经济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关于民营经济:辽宁的民营经济存在“小、散、低”的问题,目前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形势不错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议相关部委在国家重大实验室布局上向辽宁倾斜。”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做出以上表态。同时,周建平司长还就项目支撑、民营经济发展、争取资金支持等问题为辽宁的振兴发展“出谋划策”。
创新是引领辽宁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打好创新这张牌,周建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辽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部分原因是创新支持引领不足;虽然近年来辽宁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仍有差距。去年,沈阳被列入国家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而在不久前,沈大又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辽宁创新发展的重视。
周建平表示,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科技协同创新等等。辽宁的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问题,要通过协同创新切实加以解决。创新的主体依然是企业,要鼓励组建以企业为龙头的创新联盟。辽宁拥有很雄厚的科技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将积极做工作,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在重大实验室布局上考虑向辽宁倾斜。
辽宁的振兴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除了我省通过自身努力落实的重大项目外,国家也正在不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周建平介绍,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相关国家部委研究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的“三年滚动计划”,将《若干意见》细化。尤其是提出了一些重大项目工程,包括基础设施类、民生类、农业类等等。这其中,针对我省争取的实际情况,会有大批项目落实到我省,这对于我省的经济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民营经济发展是辽宁的一个“短板”,周建平认为,辽宁的民营经济目前还存在“小、散、低”的问题,目前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形势不错,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民营企业依然发展不充分。基于这种情况,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全国工商联、国家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的指导意见》,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探索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运行环境,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使民营经济真正能够实现平等获得资源、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同等受到保护。让民营经济发展不再遭遇“玻璃门”和“弹簧门”。
东北的振兴发展,要从内因着手、着力,但同时就我省而言,由于历史沿革等原因,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等。对此周建平表示,这些现实困难和诉求,国家发展改革委都充分理解,正在尽最大努力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委,为辽宁争取相关支持政策。目前一些特殊城市的转型发展已纳入国家的政策支持体系,获得了国家相应资金支持。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继续加强沟通协调,帮助辽宁解决更多实际困难。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方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