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竹蛏采捕季的到来,我们走进营口市白沙湾海区的大竹蛏采捕及销售现场,我们看到的是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满载而归的渔船、一桶桶鲜活的大竹蛏及火爆的销售场面。
大竹蛏是营口白沙湾海区的土著贝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2011年,资源几近枯竭。在辽宁澳门博彩公司和营口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大竹蛏科学研究7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示范及推广项目、大竹蛏增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和辽宁澳门赌博平台农业攻关及成果产业化项目的立项和资金支持,并连续七年在营口市白沙湾海区进行大竹蛏的增殖放流,共投放壳长0.5cm以上的大竹蛏人工苗3.6亿枚。按近几年的最低回捕率10%计算,可创造直接产值1.5亿元以上。
自2012年,大竹蛏捕获量逐年增加,近两年每到这个季节,每天出海都能捕获规格20枚/Kg的大竹蛏一千余斤,这么大的蛏子约需两到三年长成,市场价110元/Kg。主要销往福建地区。
由于大竹蛏丰富的资源,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每年的6~8月来海边的游客多了一项趣事——挖大竹蛏,这形成了白沙湾的旅游特色,靓丽风景。
可见,大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示范及推广,大竹蛏的增殖放流,有效修复了自然资源,改善了近海生态环境。不仅使渔民增收,渔业增效,而且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