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宝锋王卢莎报道 丹东市对中央7号文件、国务院72号文件逐条提出翔实的工作任务,把“两个文件”转化为丹东的“项目库”“任务书”,真正把丹东的资源、产业、生态、旅游等优势转化为“两个文件”的支持项目。目前,丹东市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国务院72号文件《任务分解方案》和《三年滚动计划》等9份文件,包装了400多个项目,总投资4200亿元,推动“两个文件”精神在丹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6月7日,丹东市召开市委147次常委会,就深入学习贯彻全省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推进大会精神进行全面部署。丹东市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方案》《工作措施》和《三年滚动计划》,并提交本次常委会讨论。确保工作有抓手,考核有内容,把“两个文件”转化为丹东的“项目库”“任务书”,真正把丹东的资源、产业、生态、旅游等优势转化为“两个文件”的支持项目。
据了解,目前,丹东市正全面落实省“项目年”工作部署,与各县(区)、经济区、市直有关部门签订了《责任状》,目的就是压实责任,让各地区、各部门按照 《责任状》要求主动作为。通过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丹东采取产业链招商、主题招商、专业招商、驻在招商、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开展全员招商工作,41个部门承担48亿元招商指标,确保“各个部门有任务,人人肩上扛指标”。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化解债务、稳定运行,丹东市继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包扶项目工作,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和达产。
与此同时,丹东稳妥推进审批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以良好的发展环境塑造丹东新形象。
在此基础上,丹东上下解放思想,学会“向上借力”,以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以及“十三五”规划为导向,结合全市实际认真研究和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库。同时,丹东市在沟通衔接时也不是“空口无凭”,有实打实的项目做基础。
目前,该市重点推进爱河抽水蓄能电站、中核辽东核电、金山热电二期、大洋河丹东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丹东老城区至新城区延伸到东港快速交通、丹东通用航空等一批重大前期推进项目,争取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