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一辆车只需水0.04立方米、用电量不到1千瓦时、花费低于4角钱,这样的洗车机是一位农民工发明的,你信吗?
8月15日,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汤玉来正在忙着发货。入驻孵化基地刚满一年,他自主研发的“洗来乐”自助洗车机就卖出360多台。“前两天,一位客户等不及,把一台样机给拉走了。”聊起自己研发的产品,汤玉来显得精神头儿十足。可谁也不会想到,几年前他还在四处打工,擦过皮鞋、烤过鱿鱼,还做过园林绿化员。
几年前,头脑灵活、踏实肯干的汤玉来被街边一个微型自动洗车器吸引,“占地不大,不需要人手,只要插上电就能洗车,真是太神奇了!但在当时看来,那台设备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安装计费系统”。虽然对这个新潮物件儿很有想法,但对当年的汤玉来来说“也只能是想想”。
2014年,喀左县投资6000余万元,在大凌河畔建成1.2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免费提供场地,免收水电费、采暖费等优惠政策,帮助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创业就业。听到这个消息,汤玉来想都没有想就辞了工作,从沈阳回到了喀左。
如今,汤玉来的公司已经站稳了脚跟。走进孵化基地3楼的科技创新类企业孵化区,在10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汤玉来在孵化基地研发出的第一个产品——“洗来乐”自助洗车机。这一次,他不仅在洗车机上安装了计费系统,还赋予了它更多功能。
“洗来乐”个头不足1.5米,身材也属偏瘦型,但小小的身体却“五脏俱全”,储水、计费、定位等系统一样不少。夸赞起自己研发的产品,汤玉来一点也不吝啬:“产品已经取得国家3C 认证、欧盟 CE 论证,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先投入5枚一元硬币,两秒钟后开始计费。洗车的时候先按清水按钮把车身上的沙粒冲掉,再按泡沫按钮将车身打满泡沫并用毛巾去污,最后再按清水按钮将车身冲净,10分钟左右全搞定!”汤玉来现场为记者还原了“洗来乐”的工作流程。
成本低、利润高,“洗来乐”甫一投放市场就引来有车一族和各地客户的追捧,但由于目前公司产能有限,产品供小于求,断货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汤玉来一年来的经营收入依然可观,抛开出厂价每台设备6000元的销售收入不算,仅洗车卡一项业务,汤玉来去年就收入37万元。
初次创业,汤玉来就尝到了甜头。而在孵化基地,像汤玉来一样当上老板的“草根”还有很多。作为朝阳市首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孵化基地共接收入驻企业106户,带动就业800多人,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与此同时,喀左县还创新设立主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参与孵化基地建设,形成了“重点突出、多元推进”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现如今,除了继续扩大生产外,汤玉来研发的第二件创新产品也已经有模有样,“我们正在研发一款新能源充电桩,目前线路板部分已经完成,过不了多久就能上市了”。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汤玉来自信满满。
□本报记者/侯永锋 吴 镝 杨 东 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