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侯悦林报道 产品销售去年遭遇断崖式下滑,9个月一个订单都没有,万般无奈只好裁掉近半员工。生死存亡之际,通过研发新产品逃过生死劫,重新焕发新的生机。9月2日记者了解到,阜新恒百达机械有限公司眼下正在招兵买马,打算大干一场。
阜新恒百达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1年前,最初靠生产五金冲压件起家。2009年,冲压件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各个厂家大打价格战,恒百达陷入“不卖是死,卖了也得死”的窘境,眼瞅着就要干不下去了。恒百达生死关头开始第一次转型,陆续研发出齿轮泵、液压泵等热销新品。近年来,齿轮泵、液压泵等市场逐渐饱和,销售日益艰难,从去年7月开始干脆没人要了,到今年4月一单生意没接到,仓库里积压了大量产品。“厂子原来有70多人,一下子裁了30人,看着朝夕相处的员工一个个离开,别提多揪心了。”总经理邵淑芬说。邵淑芬深知裁员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不能尽快推出新产品,厂子关门是早晚的事。经过反复论证,邵淑芬决定依靠生产齿轮泵的丰富经验,研发多功能车用急救包,走上第二次转型之路。邵淑芬说:“研发过程很艰难,既要攻克泵体小、压力大这个难题,还要考虑和电机的匹配。在安徽理工大学的帮助下,历经半年研发,车用急救包今年3月成功推向市场。”
记者看到,车用急救包里配有电动液压千斤顶、车载充气泵和电动扳手等,有了这些工具的帮忙,即使是女车主也能轻松完成换胎和充气。急救包简单、实用,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美国、越南等国,新西兰、俄罗斯、韩国等国客商也在与恒百达洽谈合作事宜。“一个小小的急救包救活了企业,我们正在招人,打算恢复到裁员前的人数,一些去年被裁掉的员工又回来了。”邵淑芬高兴地说。
阜新市经信委主任高正民说,老产品卖不出去了,不是市场没有需求,而是厂商没有提供适销对路、优质便捷的新产品。今年以来,阜新市聚焦供给侧改革,鼓励引导本土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对外合资合作等方式不断培育新动能,推出深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在转型过程中得以优化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