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各个环节,科技创新正发挥着第一驱动力的作用。在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专项中,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集机器人系统,已经开展临床试验,评估结果表明,机器人采样达到较高的质量,受试者无不良反应;拜澳泰克(沈阳)生物医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qPCR探针法和恒温法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认证后经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已进入国家械字号审批通道……
一、动员组织创新资源,快速形成科技防疫应急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加强协同联动创新,全力开展科研攻关。从1月26日起,连续启动三批次共25项应急科研攻关专项,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持续支持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努力为战胜疫情提供科技支撑。
市科技局规范立项、履行程序和特事特办相结合,一个月完成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全部立项,实现了在各个时段及不同技术需求的及时跟进,初步构建起以抗击疫情需要为导向,多种力量高效协同的科技攻关体系和模式。这些项目的研发投入达到4832万元。
二、强化需求应用导向,科研攻关取得阶段成果
沈阳市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拜澳泰克)系我市新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疫情可诊环节,其攻关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诊断试剂盒(家用试剂盒及配套产品)研发”项目,获得了市科技局项目支持。沈阳市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拨付后,拜澳泰克感到很是振奋。同时,作为沈阳新型研发机构,拜澳泰克将获得连续3年,每年500~1000万元研发补助。目前,拜澳泰克已完成电泳法、qPCR探针法、恒温显色法三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市科技局会同澳门赌博平台,组织了两次项目论证,专家组认为试剂盒项目产品符合技术要求,可供科研和临床使用。qPCR探针法和恒温法试剂盒经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已进入国家械字号审批通道。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针对新冠病毒的恒温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新一代方法改进,期望将检测时间压缩到3-7分钟以内。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瞄准疫情可防,从避免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病毒样本采集过程中感染的角度出发,研发出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集机器人系统。该系统机器人通过手术现场无线通信基站与节点,由医生在中控室通过人机交互终端进行主从式遥操作,实现机器人定向定位咽拭子采样,达到与患者隔离,避免感染风险的目的。在2月中旬通过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健康研究院的临床伦理审批后,在广州疫区医院开展了20例一期临床试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攻关的“传染病人生物样本遥控安全采样机器人研发”项目,获得了市科技局1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
疫苗研发是疫情可控的重要保障。市科技局近年来持续支持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疫苗研发,累计支持资金超500万元。成大生物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合作开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多肽疫苗的开发,联合完成肽单体、多肽疫苗配方和动物安全性评价和保护效果研究。据了解,该企业计划在5月30日前,用多肽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完成抗体制备及抗体的有效性验证。同时开展动物试验保护效果研究,并建设生产线,力争早日上市使用。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出台《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的实施方案》,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项目实施,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强生物药、做精化学药、做优中医药、做大医疗器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