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6月20日,记者在铁岭市清河区了解到,拟装机容量30兆瓦的清河区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在区委、区政府的重点推进下,一期15兆瓦容量已于5月9日正式并网发电。目前,工人们正在抢装剩余光伏组件,预计6月底可完成全部安装调试工作,实现全面并网发电。
据介绍,清河区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是铁岭市首屈一指的绿色环保项目之一。2014年,在东北振兴央企辽宁行活动中,中电国际与清河区签订了清河区河滩灰场农业光伏项目合作协议,以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的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占地约66.7公顷,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11万块,为光伏阵列和光伏大棚结合布置,同步建设光伏大棚45栋,建成后年可提供电量3265.5万千瓦时,将成为铁岭市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站。与相同容量的火力发电相比,年可节约标煤10482吨。
清河区河滩灰场区位条件优越,年太阳总辐射利用时间达1213.8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发电项目。记者了解到,光伏农业综合利用项目除具备光伏发电功能外,还能使土地得到最大程度利用,有力推动农业生产,且不需要消耗水资源,无大气和水污染,也不存在废渣堆放问题。连同占地2430平方米的一栋连体暖棚,最终,46栋大棚将以较低价格租给当地的农业合作社,用于种植菌类等经济作物,形成企业盈利、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共赢模式。
□孙洪涛/本报记者/狄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