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区根据《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管理办法》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较好的完成2017年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
一、2017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总结
(一)谋划发展综合布局。建立“三位一体”高效推进模式,规划四大产业功能板块:中央活力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高端社会事业。健康国际园区,依托健康产业基地项目,打造世界级健康产业基地。文旅园区,依托毗邻千山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打造中国北方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影视传媒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重点发展都市矿业、工业旅游、都市农业和庄园经济。确立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建设互相促进、动态融合的发展新格局,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共接待国内游客286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人民币。成功举办了千山区梨花节、草莓采摘节、南果梨文化采摘节;御汤泉温泉水世界一期运营良好,吸引了本市及周边城市大量游客,进一步提高了我区旅游项目的档次和规模,二期、三期正在筹划中;君子兰基地、祥和少儿科普园全面运营;总投资3.2亿,占地5.2万平的汤石幸福小镇文化旅游精品城项目通过调整经营理念,重新规划定位,现已正式营业,补齐了千山区文化旅游商品的短板。
(三)载体功能持续完善。我们集中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城镇扩容提质和生态建设项目,区域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推进总长63.1公里道路建设,配套各类管网191.6公里,覆盖全域、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全面建成。实施危房改造357户,新增绿化面积188万平方米,农村垃圾清运覆盖率达到100%,美丽宜居乡村亮点纷呈。持续推进青山、碧水、蓝天、沃土四大工程,全面落实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防治三项计划,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四)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圆满完成中央环保大督察各项工作任务,31个中央环保督办案件全部高效顺利办结。农村鸡粪违规晾晒问题得到彻底根治,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81台,实施史上最严格的秸秆禁烧制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249.85吨和70.27吨,空气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五)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全区大中修道路建设总投资1100万元,共计26.4公里,危桥改造3座。实施旧堡明渠改造工程,解决了长期困扰220户居民生活的环境问题。实施镇级中心街改造工程、中旅街和中华路南延照明工程、泉兴家园周边配套路网建设工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周边环境提升工程。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违章建筑和无序经营,165处违章建筑彻底拆除,违规占道经营现象彻底杜绝,流动摊点全部实现集中规范经营,城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区域形象与文明程度同步提升,创城攻坚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六)三产业协同有序发展。
1.农业经济提档升级。15个特色产业基地全面建成,农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295家,比2012年新增135家。佳宁生态园、祥和度假庄园、禾道君子兰花卉基地等44个农事旅游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农业市场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不断实施农业技术创新,累计推广应用新技术40项,粮食作物年产量稳定在6万吨。重点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体系。一是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农事旅游为基础的休闲农业,以农事旅游为手段。构建“提升一产、促进二产、繁荣三产”的经济格局。二是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性、融合型发展模式。三是做大做强南果梨君子兰等特色农业产业。南果梨和君子兰是千山区两大特色品牌农产品,并已取得国家地理性标志。四是加强农业清洁投入与生产。采用先进农业技术,降低或者尽可能避免投入污染环境及农产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实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清洁。五是加大农村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六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河流综合整治工作和田间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2.工业经济全面企稳回升。钢铁加工、铁矿采选等行业实现技术力量提升,金和、后英、海华等支柱企业主营收入稳步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钢铁加工、铁矿采选等行业实现循环化改造和技术力量提升,高新技术工业产品增加值达到4.8亿元。油脂化工、耐火材料等产业清洁化生产成效明显,低噪音轴承润滑油脂、高寿命滑动水口等产品均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3.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佳宁、港中旅、御汤泉等一批商用、住宅和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9%,比2012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成果。电子商贸加快发展,“东北钢铁物联网”实现交易额1.5亿元。推动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发展,限额以上企业发展到69家。服务业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二、2018年工作内容
(一)2018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目标
为加快汤岗子新城建设,促进千山区可持续协调发展,2018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以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新型产业发展、特色环境改善、生态文化建设为创建特色,建设生态绿色友好型工业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坚持“产城融合、区域一体、宜居宜业”的发展战略,以“大健康”理念为主题,以“一体两翼两轴”产业发展布局为重点,将千山区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东北地区的一个特色示范基地和重要展示窗口。
(二)具体工作任务
1.加强生态资源保护:重点抓水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实施汤岗子新城青山绿水工程和地质生态公园建设。
2.推进新型工业区发展:重点发展都市楼宇工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健康器材、运动服务等健康制造产业。
3.抓好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模范区、旅游农业热点区、设施农业先行区、节水农业样板区。
4.加强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建设东北特色湿地公园、推进中广影视基地建设、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打造特色的专业采风、写生、教学基地,创建汤岗子(国际)温泉旅游度假中心、建设古城公园。
5.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资源类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利用信息化嫁接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6.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把发展健康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可再生能源、高效农业等高新技术摆在突出位置,加快高端产业和产品的引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7.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三是启动建设以学习型城市为特征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四是夯实劳动保障事业基础。五是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
(三)2018年具体工作措施
1.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健康活力新城区。以大健康理念引领新区城市建设,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区产业发展,基本完成中央活力区总体开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公益设施、核心景观、建筑风貌全面彰显时代特色,功能品质相比老城区全面升级,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全力打造鞍山城市新中心。2. 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努力建设产业创新示范区。持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打造全省领先的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和亚洲知名的温泉旅游胜地,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全面构筑起“一核一带两片区”产业新格局,成为引领产业复兴的核心增长极。
4.加快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努力建设温泉旅游核心区。高标准规划温泉产业布局,通过鞍山路一线贯通沈大高速、汤岗子温泉和千山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亚洲温泉名城和世界级康复养生基地。到2020年,汤岗子温泉成为国家知名品牌,“亚洲第一温泉”的知名度全面提升。5.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基本完成矿山生态恢复和水体污染防治,全面实现青山、碧水、蓝天、沃土生态建设总体目标。全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享有更可靠的保障、更稳定的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