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博平台

网站首页 >> 前沿技术

潘建伟获国际激光科学和量子光学兰姆大奖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5日  来源: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量子通信专家潘建伟又收获了一项荣誉。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月10日,在美国犹他州举行的量子电子物理学大会上,潘建伟被授予国际激光科学和量子光学领域的大奖:兰姆奖(Willis E。 Lamb Award),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前沿领域的开创性实验研究。
  另外两位得主分别是德国汉诺威大学的Ernst Rasel,获奖理由是首次在微重力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Peter Zoller,获奖理由是对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多体物理的开创性贡献。
  兰姆奖为纪念美国物理学家、量子光学和量子电动力学领域的奠基人威利斯·兰姆而设立。他因发现氢光谱精细结构而获得195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自1998年设立以来,兰姆奖每年授予三名获奖者。去年的获奖者中有麻省理工学院的雷纳·韦斯,他是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并以此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因“对CARS显微镜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07年的兰姆奖;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诗尧院士则因“自发辐射抑制和无反转激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14年的兰姆奖。
  35岁获得欧洲物理学会奖励量子光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的菲涅尔奖,41岁当选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早已是量子信息领域的明星科学家,而刚刚过去的2017年对他来说无疑是个丰收年。
  2017年8月,世界首颗量子通信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目标,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
  2017年9月,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利用“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北京和维也纳之间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
  此外,在量子计算领域,潘建伟团队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多光子可编程量子计算原型机,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首次实现10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的量子计算芯片。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2017年最后一期公布了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潘建伟名列其中。为其撰写的新闻特写题为《量子之父》,文中写到:“拥有他是中国之大幸。”
  尽管“量子之父”的提法引发了一些语义上的质疑,但毋庸置疑,国际学界普遍肯定潘建伟团队的贡献,他带领“中国队”迅速走到了量子通信领域的最前沿。

澳门赌博平台

辽ICP备2021008039号-1        澳门博彩公司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号:21010502000370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6

十大网赌靠谱平台 pg电子试玩 pg电子 澳门新葡京官方网站 各大菠菜网 铜川市科技局 迪庆藏族自治州科技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科技局 濮阳市生态环境局 常德市科技局